《乘法的初步认识》教案

时间:2024-09-14 13:04:23
《乘法的初步认识》教案15篇

《乘法的初步认识》教案15篇

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,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,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,有着重要的地位。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《乘法的初步认识》教案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
《乘法的初步认识》教案1

教学目标:

1.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,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。

2.通过动手操作,帮助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。

3.让学生在自主学习、合作交流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,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,并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。

学情分析:

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属于初级阶段,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,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,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,因此,要给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,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还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,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,才能逐步理解乘法的意义。因此,在教学中,教师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,通过这一学生熟悉而又特别喜爱的场景,暗示出生活中有许多一组一组出现的数量,并且每一组的数量是相同的,这样设计使数学贴近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,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,教师还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,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,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和动手操作的环节,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意义。

教学重点、难点:

重点:了解乘法的意义。

突破方法:结合具体的事例,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。

难点:理解乘法的含义。

突破方法:让学生在动手操作、动眼观察、动脑探究等学习活动中领悟。

教法与学法:

教法:创设情境法、引导探究式法。

学法:小组合作法、自主探究法。

教学准备:

主题图、小棒、圆片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新知铺垫

(1)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

①(出示主题图1)

一天,白兔和鸡一起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,一边玩着,一边寻找食物。请仔细看图,白兔是几只几只在一起的?鸡呢?

(重点引导学生观察: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,鸡是3只3只在一起的。)

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?

学生自由回答。

③谁能用算式表示白兔一共有几只?

2+2+2=6(只)

这里有几个2相加,得多少?(板书:3个2相加得6)

④谁能用算式表示鸡一共有多少只?

3+3+3+3=12(只),

这里又有几个3相加,得多少?(板书:4个3相加得12)

⑤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加数,它们有什么特点?

(同组小朋友先思考,再互相讨论)

加数都相同。

(2)?试一试

一次摆2根小棒,摆5次。

学生动手摆一摆。教师巡视。

一共有多少根小棒?怎样列式?得多少?(思考,学生回答)

2+2+2+2+2=10

5个2相加得10。

二、探究新知

(1)初步认识乘法

①创设情境,引入乘法。

(出示主题图2)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,4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?

你是怎么知道的?

4个2相加。

2+2+2+2=8

②如果再加入有4张桌子呢?8张桌子呢?

请学生先思考,小组讨论,再把算式写在练习纸上。

③你们在列式时感觉怎么样?

学生可能会说算式太长了,很麻烦。

说明:有一种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,想学吗?

(2)感知乘法。

①像4个2相加,还可以用乘法算。

写作4×2=8或2×4=8

②介绍乘号、乘数、积的名称

(板书4×2=8或2×4=8并在算式下边标注乘号、乘数、积)

③算式的读法

4×2读作:4乘2;2×4读作2乘4.

(3)反思乘法的意义

思考:

①4个2相加中“2”表示什么?“4”表示什么?

“2”表示相同的加数。

“4”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。

②4个2相加,是怎么样用乘法算的?

4×2和2×4

③在这里,4×2和2×4这两个乘法算式都表示什么?

4个2相加。

(4)试一试

出示小鸡图。学生先说一说图意,再列式。

5个4相加。

加法算式:4+4+4+4+4=20(只)

乘法算式:4×5=20(只)??或5×4=20(只)

(5)回顾刚才的学习,你发现了什么?

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,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。

三、知识巩固

(1)“想想做做”第1题

(出示题目)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?

你能用图在括号里填上数,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吗?

学生填写,再集体订正。

(2)“想想做做”第2题

一起来玩一个摆圆片的游戏,按要下面求摆。

每堆摆3个,摆4堆。

学生摆完后,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。

每堆摆4个,摆3堆。

学生摆完后,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。再集体订正。

(3)“想想做做”第3题

学生同桌互相读和说;每小组代表相互读和说。

(4)“想想做做”第4题

学生独立完成,集体讲评。

四、课堂小结

通过这节课的学习,你知道了什么?有什么样的收获?

《乘法的初步认识》教案2

教材分析:

学生已经学过加法、减法,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,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,这种概念又难以建立,教材一开始就专设了一节"乘法的初步认识",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,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。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,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、算一算。通过实物图、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;乘法算式的读法、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.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,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.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。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: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,从而引入乘法,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,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。

学情分析:

学生在已经学过多个数相加的基础上,初步来学习乘法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。我班有一部分能掌握,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灵活自如地掌握,对于这几个小朋友还需花时间来辅导帮助他们 ……此处隐藏18930个字……+10+10+10+10;

学生在写算式的过程中发现问题,经历写长长的加法算式,有一种想创造简便写法的欲望,激发学习兴趣,同时让充分感知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。

学生都希望自己是发明者,创造一定的机会让他们有所发展,有所表现。数学课就显得特别生动,孩子们发现科学的美和趣,这就成功了一半。

我有意选这几个算式,想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提高知识,能灵活运用知识。

2+3+3+1=33

5+9+11+15=202

三、 应用:

1.书44页:快乐的星期天:

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?你会解决吗?

2.你能给珠子重新划分,使它能用乘法表示.

把P44页的主题图作为练习的内容,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,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不同意思的乘法算式,培养学生学数学、用数学的意识。并且通过重新划分珠子,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。

四、 总结及作业

1、师生一起回顾学习的过程并总结。

2、找一找生活中能用乘法表示的数学问题,并把它写成一篇数学日记.

学会写数学日记,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,可以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,也可以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,还可以提出有疑虑的地方,利于学生的发展,同时也利于我们发现问题,从而达到辅助教学的作用。

五.教学片段实录

师:同学们会用小棒摆物体吗?说一说你会用小棒摆什么物体?

生1:我会用小棒摆三角形;

生2:我会用小棒摆树;

......

师:同学们真了不起!我们来玩摆图形游戏好吗?

请你想好一个你最喜欢的简单图形.(稍停几秒钟)

看看在规定的时间内你能摆出几个这样的图形.

(学生摆图形)

师:数一数,你摆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.(学生数)你摆了这么多个图形,要用多少根小棒呢?请把你的想法写在本子上.

(学生写算式)

师:谁愿意来讲一讲你的算式?

汇报算式:

5+5+5=15(师边写边问:几个几相加?)

7+7+7+7=28(师边写边问:几个几相加?)

3+3+3+3+3+3=18(老师听糊涂了,你能说的明白些吗?)

师:谁还有更多的?你摆了多少个?(生念师写)

师:如果你摆了20个三角形,就有20个3加在一起,你们觉得这么长的算式,这么多的数加在一起,写的时候......?

生1:太麻烦了!

生2:手也会酸的!

生3:写得时候会数错!

生4:老师,写20个3相加算式太长了,能不能象读一样简单一些?

师:是啊!看来我们有必要创造一种新写法,把20个3相加写简便些.(稍一会儿,就有学生写出了新写法)

指名(1)3+3+3......;(2)3+3+......+......;(3)3+3等等

师:大家真能干!这些新写法数学书上都找不到.但就像科学家们的创造一样,刚创造出来的新东西,往往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,我们小朋友的创造也不例外.下面,把我们的新写法和原来的20个3相加的加法算式比一比,看一看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?

(学生逐渐体会到:新写法虽然简便了,但没有把20个3相加表示出来)

师:让我们在第一阶段创造的基础上,再来创造出既简便又表示20个3相加的写法.好吗?

生1:3+3+3+3......20

生2:3+20

生3:3.20

生4:320

生5:3+3+3+......+3

20个3

(师板书后竖起大拇指):我们都是小小的创造家!对于这5位同学的创造,你有什么要说的吗?

生5:我认为前面两种表示的方法不对,生3和生4的方法比较好.

生6:我喜欢,我想在3和20的中间加个.(请学生写:320)

生7:我想加个.(请学生写320)

......

师:你们知道数学家们想到了什么符号?(多媒体出示:你知道吗?由于相同加数的加法是特殊的加法,300多年前,一位英国数学家想到把+转过来成了,用把3和20联系了起来.)

(随之引入乘法,算式的读法及写法.)

五、教学反思

这是一节公开课,在试教的过程中,我按照我的设计思路上课,结果总觉得学生直接从数字入手研究,似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。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不能完整地建立知识联系,所以我对再教时的教案进行了整改,以上的实录是整改后教案的一个值得反思的片段。低年级学生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,我应用教材P45页中的摆图形,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。有时候教材的编者意图往往没有得到我们教师的认同,往往回盲目地去创新,结果是走远了!在这点上,我认为应该在创新之前要读透教材。

本节课,我认为,特别在学生的创造方面做地比较好,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理解、所得写下来与同行们一起探讨,不知能否引起共鸣?

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,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,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.弗赖登塔尔也说过: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,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出来.可以这么说: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再创造活动越主动、充分,那么所获得的体验就越深刻、丰富.因此,数学教学应极力让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再创造活动.

1.激起学生再创造的心理需要.

再创造意味着对原有知识与经验的扬弃,学生只有亲身体会原有知识与经验的不足,才会产生再创造过程的欲望与动机.在上面的实践中,我们充分抓住了在写几个几连加算式用加法算式很麻烦的时机,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:确实有必要创造一种新写法,把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写简便些.使学生的再创造获得了强烈的情感动力.

2.挖掘学生身边的再创造生长点.

数学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反映和人类经验的总结,小学数学中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是千丝万缕,密不可分.这启示我们在组织再创造的教学时,要充分关注学生身边生动的以及丰富的数学事实和生活经验,使学生再创造获得现实的数学活动经验的支撑,使学生再创造成为可能.在上面的教学探索中,我们有过失败的经历.问题就出在没有激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已积累用......和等等表示还有很多的经验,直接要求学生探索20个3相加的简便写法,结果学生无从下手.而本文的案例,效果就大不一样,学生个个都有简便的写法.虽然有雷同的,但思路一下子跳出了以往的框框,再创造出既简便又能表示20个3相加的写法就有了可能.

3.注重学生创造知识的过程.

再创造的教学引导学生们经历了符号化的过程,领悟了其间的数学本质,透彻地理解了所学的知识.学生在再创造的学习过程中,得到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,更重要的是人心智的其他方面得到启迪与唤醒.因此,在实际教学中,我们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.

《《乘法的初步认识》教案15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